全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中的摩擦、磨损及润滑理论概述,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下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系和减速器,带传动,链传动,其他常用传动机构及传动形式,螺纹联接,轴毂联接,焊接、胶接和铆接,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弹簧,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的控制系统简介,机座和箱体设计简介。每章后均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及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电类机械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中的摩擦、磨损及润滑理论概述,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下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系和减速器,带传动,链传动,其他常用传动机构及传动形式,螺纹联接,轴毂联接,焊接、胶接和铆接,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弹簧,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的控制系统简介,机座和箱体设计简介。每章后均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及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电类机械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是《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合编本。1978年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也曾编写过一套类似的教材,在机械学科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修订再版。基于目前机电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6年lo月在重庆会议上,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一本《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合编的教材,为了与非机械类专业的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相区别,定名为《机械原理与设计》。为了充分发挥各校的优势,并吸收各校的特长,会议决定该教材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校合编,并由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负责主编工作。 本书从立项到完稿,历时四年,期间三易其稿。从教材定位到内容取舍,从教材体系到结构布局,从教材风格到章节安排等都进行了较深入地讨论和较周密地考虑,力图正确地处理好机械系统设计与机构及零(部)件设计的关系,传统内容与新知识的关系,机械分析知识与设计技术的关系。 本书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为目标,以常规通用机械产品的设计为内容,以传统设计技术和方法为主体,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内容有机地统一在机械产品整机设计的系统之中,全书共分七篇,第一篇是机械设计总论,第二篇是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第三篇是常用机构及传动的设计,第四篇是联接,第五篇是轴系零(部)件,第六篇是机械动力学与弹簧,第七篇是机械系统设计综述。共分为二十七章。书中带*号的内容为有关的扩充材料,不属于教学基本要求的范围,可供学生自学。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西北工业大学王三民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陈国定(第五章、第六章)、袁茹(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西安交通大学诸文俊(第十八章、第二十章)、温正中 (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西安理工大学刘凯(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郗向儒 (第十章、第十四章), 武汉科技大学李刚炎 (第七章、第二十五章)、杨光(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哈尔滨理工大学潘承怡(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并由王三民、诸文俊任主编。 该书是在西安交通大学朱均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沈允文教授的组织下完成的,他们对编写大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了许多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当及疏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教师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