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综合和归纳了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常用和新兴的软硬件系统,全书共13章,分为逆向工程中的数据采集技术、数字化反求设计技术、快速制造与3D打印三大部分,对各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典型实例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反求设计与3D打印技术综合实践平台。本书将专业理论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基础性和实践性,以解决相关系统应用的具体问题。在本教材中,对每一系统都有对应的综合实践实例,以实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掌握逆向工程的常用手段和方法,正确使用逆向设备和相应软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掌握先进设计技术、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材,以拓宽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书综合和归纳了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常用和新兴的软硬件系统,全书共13章,分为逆向工程中的数据采集技术、数字化反求设计技术、快速制造与3D打印三大部分,对各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典型实例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反求设计与3D打印技术综合实践平台。本书将专业理论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基础性和实践性,以解决相关系统应用的具体问题。在本教材中,对每一系统都有对应的综合实践实例,以实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应用能力。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掌握逆向工程的常用手段和方法,正确使用逆向设备和相应软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掌握先进设计技术、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材,以拓宽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书综合和归纳了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常用和新兴的软硬件系统. 全书共15 章.分为数据采集技术、数字化反求设计技术、快速制造与3D 打印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综合应用四部分. 对各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操作流程进行了介绍. 并通过典型实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反求设计与3D 打印技术综合实践平台.本书将专业理论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 强调基础性和实践性. 以解决相关系统应用的具体问题. 在本书中. 对每一系统都有对应的综合实践实例. 以实例的方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 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 掌握逆向工程的常用手段和方法. 正确使用逆向设备和相应软件.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掌握先进设计技术、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以拓宽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逆向工程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复制、仿制、改进及创新设计. 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缩短产品设计开发周期的重要支撑手段. 现代逆向工程技术除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模具、机械、玩具、家电等传统领域之外. 在多媒体、动画、医学、文物与艺术品的仿制和破损零件的修复、面向人体的个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也在发展.特别是随着3D 打印技术的兴起. 逆向工程技术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 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 现已逐步应用于航天、军工、医疗等多个领域. 因此.本书专门介绍了与3D 打印技术相关的数据处理、软硬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顺应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对于培养掌握先进数字化技术的未来工程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第1 章对反求设计的流程进行了概述. 第2 ~5 章对数字化测量技术. 包括接触式三坐标测量、光学非接触扫描测量以及同时具有两种测量方式的关节臂测量进行了介绍. 第6 ~9 章对反求设计中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包括基于Geomagic Studio 的曲面反求设计和新兴的基于Geomagic Design Direct 的实体反求设计. 基于Geomagic Qualify 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 以及基于ThinkDesign 的变形再设计技术. 第10 ~14 章对快速制造及3D 打印技术进行了介绍. 包括了FDM 快速成型制造、数控雕刻快速成型制造和最新的3D 打印技术. 以及基于面向3D 打印技术的数字化点云设计技术. 通过Freeform 触觉设计系统和3 ̄matic数字化设计技术实现反求设计与3D 打印技术的集成. 最后分别给出了基于反求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 以及高校学生完成的反求创新设计案例.Ⅲ本书获得了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及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本书由成思源、杨雪荣等编著. 其中第1 章、3 章、4 章、6 章、7 章、8 章、9 章、10章、12 章、14 章由广东工业大学成思源编写. 第2 章、5 章、11 章、13 章、15 章由广东工业大学杨雪荣编写. 全书由成思源进行统稿.本书还凝聚了广东工业大学先进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历届研究生的心血. 他们在反求设计与3D 打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中余国鑫、吴问霆、梁仕权、吴艳奇、邹付群、黎波、刘军华、刘俊、蔡敏、王学鹏、罗序利、周小东、蔡闯、从海宸、林泳涛、冯超超、孟欢等研究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实验操作的文字整理工作. 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面对社会推广逆向工程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培训逆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们编写了这本.逆向工程技术.. 本书突出逆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素质的培养要求. 系统性、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机械、汽车、模具以及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培训教程或参考书. 同时. 对相关领域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编者水平及经验有限. 加之时间紧迫. 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衷心地希望通过同行间的交流促进逆向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编 者
随手扫一扫~了解多多